一、学院简介
机器人学院是由宁波工程学院和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团队领衔的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共建的特色学院,是新工科教育改革的先行示范点,学院秉持工程教育的新理念,坚持产教融合、协同创新,集中了机器人工程、工业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人工智能、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等不同专业方向的教师,协同开展教育教学,围绕“学科融合、专业交叉”,培养学生成为高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高科技企业管理人才、高科技企业核心技术骨干。
机器人学院楼全景
二、培养目标
致力于让学生掌握机器人领域涉及的数理、设计、机械、电子、计算机和其他学科的综合知识,把学生培养成为高科技创新创业领军人才、高科技企业管理人才、高科技企业核心技术骨干。
创新创业模拟演练,改进中成长
三、专业设置
机器人学院设置5个专业:分别是机器人工程、人工智能、工业设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学院开设的专业更强调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团队协作精神。在中国智造2025的大背景下,学院紧密结合产业需求,培养面向未来的富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
小组多探究,团队共合作
四、教学安排
学院充分利用风华、翠柏两个校区的教学场所和丰富的教学设备资源,分阶段开展项目化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入学初期,主要侧重于数理基础和通识基础课程的学习以及工程创新能力的培养;在第二阶段,学生将接受以支撑综合项目为目标的专业课程学习。学院与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和相关企业紧密合作,所有学生均有机会通过选拔参加李泽湘教授开创的XBOTPARK——智能C端科创训练营。
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
五、师资力量
学院教师主要来源于宁波工程学院优秀教师,香港科技大学李泽湘教授团队成员,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研究人员,国内外著名高校教师及企业精英。学院特聘顶尖领军人才墨西哥科学院院士Mikhail Valentinovich Basin教授,土耳其科学院院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机电一体化主席、IEEE Life Fellow Mustafa Okyay Kaynak教授,柔性引进两名国家千人专家助力学院特色发展。学院有教职工35人,其中专任教师24人,教授、副教授7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9人。多位教师具有丰富的专业教学经验和海外留学及科研背景。学院组织优秀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到李泽湘教授团队松山湖国际机器人产业基地、固高深圳研究院、香港科技大学产学研基地、宁波智能技术研究院等相关机构和企业进行项目实战培训及相关的课程体系培训,培养具有高水平的教师团队。
李泽湘教授来机器人学院指导教学工作
六、培养成果
学院与浙江湾区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合作共建的“机器人与智能装备产教融合基地”获批为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在培养过程中,每位学生都需赴该基地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实践,过程中突出向学生传授智能制造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
学院坚持“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以赛促评”的理念,将学科竞赛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受益面近50%,在2019-2022年间,机器人学院学生在全国机器人大赛RoboMaster、中国高校智能机器人创意大赛等19项赛事中荣获国家级奖项186项,其中国家一等奖38项,国家二等奖49项,国家三等奖99项,省部级获奖66项。学生第一作者公开发表论文22篇,申请发明专利39项,软件著作权5项。首届毕业生大部分供职于腾讯音乐、理想汽车、转转集团、宁波舜宇光学、方太厨具等大型企业或上市公司,其中6人成功创业,占比6%,14人继续升学深造。首届毕业生就业率达95%以上。近两年升学率近20%。
【李泽湘教授简介】
• 香港科技大学工学院原院长、电子与计算机工程系教授
• 前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电气工程系微电子研究中心主任
• 港科大自动化技术中心(ATC)及机器人研究所(RI)创始人
• 获得了2019IEEE机器人与自动化大奖
• 与同事、学生联合创办固高科技、大疆创新、李群自动化和逸动科技等,固高科技(深圳)有限公司董事
• 长期致力于发展中国半导体芯片设计和集成系统企业,成功投资多家芯片行业标杆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