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前沿

首页 > 正文

空间机器人:研究进展和关键技术

浏览次数:    2022-04-28

      OFweek机器人网讯:空间机器人是为适应航天任务的变化而发展起来的,涉及到空间站建设维护、在轨服务、航天员作业辅助到对非合作目标的作业的各个方面。1992年我国启动了载人航天工程,已成功实现5次无人飞船飞行和4次载人飞行,掌握了载人天地往返、航天员出舱活动和空间交会对接相关的核心技术,奠定了空间站建造的基础能力。20109月国家批准载人空间站工程,随着工程的进展,未来空间站检测维护、航天员作业辅助等任务,对空间机器人提出了新的技术需求。此外随着我国高价值航天器的发射在轨运行,受燃料耗尽、空间碎片和故障等的影响,这些空间资产的维护和能力保障必将成为提高航天效率、保障航天器能力的重要议题。在轨服务技术可提高航天器运行可靠性,降低总体研制运行成本;利用在轨维修代替整星替换,提高航天器研制效率;在轨制造、组装技术实现航天器的优化设计;空间碎片移除、辅助离轨、在轨维修等商业应用;促进航天器研制变革;牵引带动多学科、新技术发展。本文结合我们的工作和思考,回顾空间机器人在载人航天、在轨服务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和面临问题。

1.关键技术的提出和确立

  正确地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最重要的一步。NASA提出了一套确定未来人类太空探索任务的技术路线图方法值得关注。实现需要制定明确的功能需求,没有顶层规划就很难制定技术投资策略。以制定环境控制和生命保障系统Environmental Control and Life Support Systems缩写为ECLSS)路线图为例,系统目标是增强国际空间站(ISS)的长期作业能力,满足超低地球轨道(LEO)人类探索任务。达到上述目标,需要优先发展三种基本的任务能力和技术,即1)短期微重力;2)长期微重力;3)长期部分重力探索任务。然后把ECLSS功能分解为三个主要功能:大气、水和固体废物的管理。进一步把子功能的技术需求与现有先进技术(SOA)对接,再由美国宇航局主题专家评估单个技术那个在何种程度上能够满足上述三种任务的功能需求。当SOA不能满足一个或多个任务需时,这些有差距的技术被确定为优先发展的实现或增强某个任务功能的技术,并列入需求表,用于指导ECLSS的关键技术投资。有些内容作为需要探索的技术,随时间推移,满足这些需求的策略构成了技术发展路线图。执行该路线图,促进硬件和技术发展,使国际空间站的作业能力和多用途载人飞船(MPCV)的能力得到提升,并指导长期技术投资长期任务。借鉴上述思路,对空间机器人发展的若干方面给予分析。

2.航天员辅助作业机器人

  在航天工程中,载人航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方面航天员对环境全面细致的感知、智能判断和情感体验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和地位。另一方面,为保障航天员的生命和健康,空间站系统也需要付出巨大的代价。在空间站上,航天员对应的成本非常高,航天员出舱作业具有风险高、效率低、作业时间短等特点,发展航天机器人,把机器人环境敏感度地、作业力大等特点和航天员的优势结合,是未来空间站系统作业的发展方向。我国航天发展带动了航天机器人的发展。从功能角度看,航天员辅助作业机器人可分为:协助、替代和陪护机器人。协助和替代航天员作业的机器人可替代航天员完成一些危险或者不能完成的任务,如舱内狭小空间内的检测、清理等。或在航天员作业时提供必要的辅助,如辅助固定航天员,使其有更好的工作状态,在航天员出舱作业时提供辅助的运动、材料转运等。然而在狭小空间、失重、孤独等特殊的环境,对航天员的心理健康产生了相当负面的影响,陪护机器人是针对该类问题而提出。美国NASA研制验证了Robonaut,日本验证了仿人机器人的陪护方面的效果。这方面老人陪护机器人的研制经验可以参考,如早稻田大学的菅野重树教授历时7年开发的“TWENDY-ONE的陪护机器人,欧洲在FP7计划中开展了轻度认知障碍和独居老年陪护机器人的研究,特别是陪护的心理基础的研究。机器人可以实现目标对象与亲人和朋友的影像交流、认知训练等。Syrdal等研究了人与机器人的相互作用,在1.5月的相处中,8个受试者报告,具有肢体行为的机器人更加友好,结果表明,尽管表达和交际能力在建立亲密关系和与人的互相作用中非常重要,但一定不能忽视实时共享物理空间过程中的身体亲密接触的重要性。2008Marcel结合老人陪护需求,建立了计量、预测和解释机器人陪护接受度的方法,研究了社会能力、社会存在和快乐感知的影响。先通过一组实验确定有效数据,再用机器人开展第二组实验,在更多或者更少的条件下,确认上述概念的相关性。结构表明,当和机器人陪护相互作用时,社会能力对社会存在的感知做出贡献,而这将获得更高的快乐,从而得到更高的积分。该研究把机器人的社会功能和使用者的可接受度结合起来,对航天陪护机器人提出了新的研究方向。

3.非合作目标的捕获

  对非合作目标捕获是目前国际在轨服务领域研究的热点问题。这里非合作目标通常指空间碎片、失效航天器和没有合作意愿的航天器,本文仅讨论前两种情况。观测表明,在太阳风和重力梯度等因素影响下,空间碎片和失效航天器往往会处于进动状态,因此与工作航天器(空间机械臂或者空间机器人)间存在多维度的位置(几何长度和角度)差异,特别是相对工作航天器的转动使捕获变得非常困难。因此几乎无法实现类似空间站对接那样的作业,及工作航天器和碎片及失效航天器间会存在相对的碰撞。目前的捕获方式有机械臂、绳系和微小卫星捕获等不同方式。从捕获过程可以分为捕获前、捕获中和捕获后。捕获前的主要任务是确定被捕获目标的几何外形、运动参数、惯量、质心和到抓捕点的距离等参数,通常采用视觉方法。捕获中的研究重点是工作航天器和目标航天器间的碰撞,特别是动力学和控制问题。捕获后的主要问题是系统的稳定控制。捕获前的主要任务是采用非接触方式,确定被捕获目标的几何外形、相对运动参数、惯量、质心和到抓捕点的距离等参数。以便确定合适的捕获位置,规划空间机器人作业过程的路径和轨迹。Yoshida等介绍了利用动量守恒和识别算法,建立转矩或加速度测量的惯性参数(如质量、转动惯量和惯性积)的识别方法,并在ETS-VII上验证了算法。张帆和黄攀峰报道了根据目标星和绳的主动特性,判断抓捕目标的惯量、质心和到抓捕点的距离等参数的方法。刘玉等对该领域的研究做了总结,论述了空间机械臂视觉测量技术的要点,包括对手眼关系标定、标志器识别以及相对三维位姿测量等。以加拿大机械臂为例,提出一种基于边缘特征的标志器识别算法,实现了位姿求解,用机械臂原理样机验证了方法。

  日本利用国家太空发展署(NSADA)1997年发射的试验卫星七号(ETS-VII)上配置的长2米的6自由度机械臂,完成很多在轨机器人实验,特别是对自由飞行卫星的捕获。Yoshida做了详细的回顾,讨论了自由飞行空间机器人涉及的动力学和控制问题,以及在ETS-VII上的测试和验证。认为ETS-VII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而不是最终目的,目的是用机器人开展在轨卫星的服务,组建低轨道通信卫星网络或星座。他基于对自由飞行多体系统的运动动力学的认识,提出一种无作用力操纵,或零反力机动(ZRM)的概念,其实际可用性在ETS-VII上得到验证,表明ZRM是一个特别有用的方法。Inaba等用ETS-VII首次成功捕获一颗自由漂浮卫星的实验结果,针对加油、修理和轨道维持等在轨服务需求,研究了机械臂捕捉机动性强、空间运动范围大的客户卫星在地面站和空间机器人间的通信延迟情况下,造成控制回路的不稳定,采用在轨机器视觉,实现自主作业。

  捕获过程的核心问题是工作航天器和目标航天器间的刚性体的碰撞接触。该过程冲击载荷大、作用时间短、存在碰撞后再次分离的可能,是复杂的非线性动力学问题。Yoshida研究了机械手捕获过程的阻抗控制方法,其中阻抗匹配是关键,匹配的目标是满足非合作卫星捕获的需求,阻抗匹配的标准值是冲击接触后物体保持在目标上,或者目标反弹离开。作者用两个机器人机械手作为的冲击的目标和被冲击目标的运动模拟器,把该策略用于卫星捕获操作的模拟,即把一个阻抗控制探针插入到目标的推进器锥形喷嘴,验证了阻抗匹配的概。进一步,对姿态失控的卫星的捕获,Yoshida从角动量分布的角度,研究如何使接触前后的基本偏差达到最小,依然采用中阻抗控制方法研究冲击过程,接近阶段使用偏置动量方法,撞击后采用分布式动力控制方法。由此建立了成功完成捕获操作的控制序列。陈欢龙等分析了7自由度空间机械臂的目标捕获过程的动力学,问题也是把机械臂末端执行器与目标适配器导向插入过程,采用阻抗控制方法,将机械臂末端测量的反作用力和力矩转化为位置增量,从而提高机械臂的主动柔性。结果表明,抗控制方法可减小机械臂末端作用力和关节的驱动力矩,补偿机械臂位置控制的误差,保证机械臂对目标的捕获精度。

  对采用双臂机器人实现非合作目标的捕获的问题,关注点为捕获过程冲击对机械臂母体的影响,通过分析捕获前后机械臂和目标的动力学效应来解决。在控制方面,神经网络是一个可行的控制方法。在动力学模型方面,Liu等研究柔性双臂空间机器人捕获目标时有效载荷的碰撞对体系动力学和控制的影响,把两个柔性机械臂链等价为两阶弯曲模式的Euler-Bernoulli梁,基于拉格朗日公式建立机器人系统的动力学模型,设计了PD控制器,以便保持机器人系统在捕获目标后的稳定性,分析了机器人系统在碰撞后有控制和没有控制。结果表明,冲击对机器人系统的影响很大,状态反馈控制能够使机器人的基座和效应器的关节角更快的达到稳定。Abiko等研究了存在模型不确定情况下,自由漂浮空间机器人的自适应控制,这类问题是碎片和未知非合作目标捕获中常见的问题。作者导出了一个自由浮动机器人作业空间动力学的新颖高效的计算方法,采用新算法,针对漂浮空间机器人,提出一种自适应控制方法,以补偿模型的不确定性。为改进性能,还提出一种综合考虑轨迹误差和反力的复合自适应控制方法,并通过三维仿真数值模拟,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绳系是建立目标航天器和工作航天器及其母船联系的另一种方法,预期的应用包括卫星服务、检查空间结构、软着陆等,被绳系的子系统设想为多体机器人,通过系绳张力控制其运动。仅在绳系的子系统的质量中心位于张紧力的延长线上时子系统才能平衡。偏离平衡时,旋转振动的子系统由于缆索张力而相互影响,振动通过多体子系统绳系部位的动作控制系绳张力以抑制振动。用下落和飞机抛物线飞行获得微重力环境,实验证实该方法在绳系卫星控制的可行性。

4.空间站建设与多机器人作业

空间机械臂系统依然需求强劲

  于登云等回顾了空间机械臂的关键技术,包括空间生存与性能保持、空间驱动与伺服、空间建标与测量、天地协同控制与示教、地面仿真训练与环境模拟和发展趋势等问题。2015年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组织完成了空间站大型机械臂初样结构臂力学环境试验。对于深入了解空间机器人系统的力学性能、确定大型复杂空间机器人系统级试验条件和方法具有重要意义,标志我国大型空间机械臂的研究进入国际先进行列。徐文福等研究了如何确定空间机械臂的总体技术指标问题。对照NASA的程序,该工作是总体设计的关键环节。作者从任务目标出发,结合总体约束条件,对空间机械臂的长度、末端位姿精度、末端最大运动速度、关节驱动力矩等技术指标进行论证;建立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常规和极限工况下,空间机械臂的带载操作过程进行动力学,验证所确定的总体技术指标。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思路和方法对于空间机械臂的设计和研制具有参考作用。同时涉及到机械臂研制的关键技术也被广泛重视,如高性能空间机械臂关节的研制。由于关节结构紧凑且控制复杂,通过关节轴心穿过各种线缆既起到保护作用又节省空间,是一个优化的选择,但一般的谐波减速器轴心孔很小。陈少帅研制了一定外形安装尺寸限制、较大轴心孔径、减速比大、传动精度高、扭转刚度大、寿命长的谐波减速器。通过研究选用合适的齿形轮廓和传动比,优化齿轮的变位系数和齿高修形等参数,保障谐波正常传动不产生干涉。特别对柔轮进行了结构的系统分析和优化有限元分析柔轮的圆角、壁厚等结构参数对柔轮中应力影响,建立刚度模型,得到刚度曲线。加工谐波减速器,并测定了性能和实验,测定了谐波减速器的回差和传动精度,为航天应用奠定了基础。危清清等研究了机械臂大传动比关节的轻量化、高刚度优化设计问题。用集中参数法和刚度串联原理,建立了复杂传动系统关节等效刚度的计算模型,分析了各级齿轮扭转刚度对关节总扭转刚度的影响。石进峰等研究了空间机械臂的热防护设计问题,针对需求和单元部件的特性,设定驱动关节温度-22~+23,末端作用器温度-22~+30,手眼相机温度-6~+3,在此基础上,确定各散热面尺寸及补偿加热功耗。考虑到系统的复杂性,用节点网络法建立了热平衡温度预测的迭代方程式,确定了影响系统温度的各因素的合理取值范围。

多机器人协调技术

  多机器人协同,完成单机器人难于或者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特别是大型结构的分布式作业,在国防、空间和其他领域已广泛关注,并取得重大研究成就和潜在技术,但大部分技术仍处于早期发展阶段。Lucas总结了多机器人的分类方法和发展趋势,提出了多机器人的凝聚交互模型,认为短期内多机器人在国防和空间应用的主要出路是分布式和复杂两类,对研究方向和未来发展给出了预测和建议。未来空间航天器的结构会向更大的方向发展,在轨制造是一个重要的发展趋势,如在轨太阳能发电站和太空望远镜等,需要团队协调的自主空间机器人。而多机器人在结构操纵或组装中可能诱发振动,在微重力和低阻尼情况下,这类振动可能引发结构的破坏,如何保持受控机器人的本体与航天器结构保持直接接触是面临最大挑战,仿壁虎干黏附技术可能为解决该问题提供支持。多机器人和航天器本体构成的组合体的系统动力学用一组非线性偏微分方程描述,并可转化为一组线性时变常微分方程。求解中,考虑到机器人的固有频率远高于航天器结构,控制上可采用频率差异实现解耦,然后用线性最优控制方法降低结构振动。仿真和实验研究证明该方法的有效性。在关节部位引入干黏附层,也可能对振动抑制起到很好的作用。


遥操作技术

  人在回路的机器人控制方法,因为引入了人的智能,具有更高的可靠性,同时降低了对机器人自主控制的要求,成为机器人领域优先选择的控制方法。但在航天领域,由于通信延时等问题,往往引发机器人控制缺失,为此大量研究针对该问题开展。Yoon等为有效手动操控在轨目标,提出基于命令的空间机器人的力和运动混合遥控操作模型。开发了一种6自由度触觉系统,其特点是对建模错误具有鲁棒性,能够实现操作员远程施加力作业,用ETS-VII机器人系统,成了面跟踪和钉入孔的任务。对比了主-从控制方法和力操作杆控制方法的效果,结果表明主从控制方法在从机械臂的运动方向和操作者力的方向不一致时完成接触任务效果最佳,在面跟踪上也一样。在国内,宋爱国等也开展了大量出色的研究。

5.结论和建议

  随着我国航天产业的发展,对空间机器人提出了各种不同的需求。面向载人航天,为航天员作业提供安全可靠的辅助作业机器人;面向在轨服务,掌握对非合作目标的捕获技术;面向巨型空间站的建设,发展多机器人作业技术,将是空间机器人发展的前言领域。但支撑上述机器人发展的共性关键技术,轻质多功能结构设计和制造技术、新型传动技术、固体间可调控的黏附接触技术应该给与高度的重视。